生活
新闻资讯
视频新闻
信息
房屋出租
房屋买卖
人才招聘
求职简历
征婚交友
二手车辆
出售求购
商家信息
怀仁
怀仁特产
怀仁景点
怀仁美食
怀仁名人
怀仁历史
怀仁民俗
怀仁民歌
便民
公众微信
便民电话
违章查询
怀仁Q群
公交线路
查公积金
网站首页 >> 怀仁历史:怀仁县农村业余剧团概说

怀仁县农村业余剧团概说

2019-05-15 22:33:31 浏览:4014

“业余剧团”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时代——由集体生产组织形式派生出来的文艺演出团体,也是那一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三大主要形式之一(还有图书室、黑板报)。怀仁和全国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戏曲演出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电视普及之前,业余剧团的演出活动一直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主抓工作之一。

从解放初到以后近30年的时间里,全县业余剧团的演出活动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其中主要有三种力量促使:一种是文化积淀和传承使然,自古以来不少村中就有戏曲班社且代代相传;一种是执掌村庄集体行政大权的领导者本人酷爱戏曲表演艺术,利用组织便利的行政优势,加上本人的影响,组成剧团;但这两种情形的比例不大,主要是第三种情形,就是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工作的需要。

从农业合作化开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在这一集体化过程中,农村的文化宣传工作主要是依靠文艺演出形式进行的。特别是1964年全国开展小四清、大四清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10多年间,客观的政治氛围,需要强化宣传、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使得全县业余剧团的数量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据初步调查统计,在目前全县162个村庄中,有60个村庄曾经组建过业余剧团;如果加上当年县总工会和怀仁中学的演出团体,全县的业余剧团高达62个。

这些业余剧团的演出剧种有晋剧、北路梆子、耍孩儿、道情、大秧歌、二人台等,但晋剧、耍孩儿、道情是我县的三个主流剧种。大多数业余剧团是以一个剧种进行排练演出,但有的业余剧团也因时而变,如北辛村业余剧团,大秧歌、晋剧、道情几个剧种都曾经排演过。再如石井村业余剧团,最先排演的是北路梆子,后来又改为晋剧还有道情。在这三个主流剧种中,“耍孩儿”可算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

(一)

已经成为全国非遗项目的“天下第一团”——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就诞生于怀仁县。

见之于文字资料记载及口口相传,怀仁最早的耍孩儿班社是建于上世纪30年代左右的鹅毛口杨老旦的“德胜班”和孟展雄的“永兴班”。后来成为耍孩儿剧种一代表演艺术家的辛致极,艺名“飞罗面”、当地人多称其小名二有金就是永兴班出身。继杨老旦、孟展雄班社之后,盐丰营村的耍孩儿剧团也渐露头角,经常活动于怀仁周边地区。

1952年9月,时任怀仁文化馆馆长、安大庄村人李作民向县政府提出申请组建了怀仁县耍孩儿业余剧团。据《朔州地方戏曲音乐》记载:1953年,怀仁县组织刘全福、辛致极、赵祯等艺人参加全省民间戏曲舞蹈汇演,怀仁耍孩儿首次登上省城舞台。

1954年5月,怀仁县耍孩儿业余剧团转为专业演出团体,全称为“怀仁县工农剧团”,设在柴市巷邓家后院,从学校前巷南侧开门。剧团正式招收学员,对其进行身段、把仗、唱腔方面的培训,开始了正规化的排练演出活动。当年建团初始,共有成员40人,怀仁籍占27人,其中盐丰营村就有12人。薛国治、张秀英、李懋修这些剧团新秀都来自盐丰营村。薛国治工旦角,人称“小飞罗面”,后来成为大同市耍孩儿剧团的领军人物。这是怀仁县有史以来惟一一个由业余剧团转为国家正式演出团体的孤例。

耍孩儿业余剧团在全县曾有过20多个,较有名气、能外出进行演出的有盐丰营、于家园、西安堡、何家堡、清泉、小昌城等村的业余剧团。这些剧团年代较长,一直传承延续不断,并且都曾有师傅坐坊传授。如于家园、清泉两地,20年前仍有坐坊师傅传习、授徒、组织耍孩儿剧目演出。再如小昌城的剧团,当年的须生张占勇、青衣张占禄、彩旦张占军、丑角徐庆荣都属东乡一带耍孩儿的名角,他们除在本村的剧团排演外,还经常和应县大柳树的艺人合班外出演出。

西安堡剧团的柴凤梅追忆了当年村里剧团的活动情况,她学唱耍孩儿时的坐坊师傅是大同市南郊区寺庄村的杜贵。

杜贵是大同、怀仁一代耍孩儿剧的名伶,应聘到西安堡后,一直坐坊教习村中剧团演员前后达20余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戏被视为封建糟粕和牛鬼蛇神,才把杜贵送回原籍。

聘请杜贵坐坊也是得力于村集体的支持。剧团外出活动、参加全县的调演,都由村集体出面组织。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几乎人人都学唱耍孩儿,虽然能学成并上台表演的没多少人,但耍孩儿的调韵、经典唱段几乎人人都可哼唱几段。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驻村的四清工作队里有一名队员是由平鲁剧团借调来的,他懂文艺,会表演,加上村里政治工作的需要,这样的有利条件为村业余剧团提供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环境,剧团活动达到了高潮,并应时排练出许多现代戏,如《思前想后》《补锅》《小保管上任》《红管家》《要彩礼》《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送肥记》等。时至1973年,已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对传统戏曲的打压稍有放松,国家文化部门的3名工作人员专程来怀仁采风,去西安堡录下了柴凤梅和施有富的耍孩儿经典剧目《狮子洞》和《送灯》的唱段。

耍孩儿剧经典的“老八本”剧目有《狮子洞》《对联珠》《打佛堂》《三孝牌》《洪门寺》《七人贤》《送京娘》《金木鱼》。此外还有《富春楼》《降香》《王小赶脚》《还魂记》《大绒线》《刘家庄》《双妻传》等共40多个。分布在怀仁的耍孩儿业余剧团,“老八本”剧目都能上演。耍孩儿的曲牌、调式也非常丰富,诸如“赞儿”“滚白”“介板”“流水”“南罗子”“苦耍娃”“圪绉子”“平曲子”“拨子”“梅花调”“数儿”“剁字”等。

耍孩儿剧种中最特别之处、也是全国戏曲中的惟一,是男演员演唱时要用俗话所说的“后嗓子”来发声出调。所以这个剧种原来也称“咳咳腔”。初始时,耍孩儿也和其它剧种一样,女角都是男扮女装,唱法都一样。后来社会风气变革,出现了女演员,怀仁的耍孩儿业余剧团也多有女角,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女角演唱时不能用后嗓子。

耍孩儿的主体唱腔“平曲子”的句式结构近似于古代的一种名叫《耍孩儿》的曲牌,与河北丝弦、晋北道情中的《耍孩儿》词格基本相同。在晋北道情中有“正耍孩儿”“反耍孩儿”“苦耍孩儿”“呛耍孩儿”“紧耍孩儿”五种耍孩儿曲调,在调韵上与耍孩儿剧的音韵完全一致。产生于怀仁、应县一带的耍孩儿剧种,在以前论述耍孩儿剧的起源时,没有人从这个角度去探索,也许这才是剧名起源的重要因素。至于传说为纪念昭君出塞而专以嘶哑之声作歌演唱,或是唐明皇集梨园弟子唱此调以哄太子不要啼哭而名之说,可能只是一种传说演绎而已。最近,段雅清、杨成万所著的《云中漫笔》中,杨成万的《云中剧话》篇对耍孩儿的起源分“王昭君哭声说”“货声说”“般涉调·耍孩儿遗响说”“明清俚曲说”四种说法分别论述,认定耍孩儿来源于明清俚曲,似乎和前边的观点是相近的。

(二)

分布在全县的业余剧团中,演出晋剧的比例要比其他几个剧种多一些。旧时,人们习惯上称晋剧为“大戏”,这里边包含着一种视晋剧为正统的戏曲之意。当然,这个“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指剧目的历史性和演出的规模气势而言。怀仁儿歌中有“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之语,这里的大戏就是指晋剧而言。

过去,评价业余晋剧团的规模是用“行头箱子”这种戏剧服装的统称来指代的。如果说有“半副箱子”的行头,那这个业余剧团就算可以了,如果说有“一副箱子”的行头,那就和正规剧团的规模旗鼓相当了。当时县域内一些较大的业余晋剧团,人们多用一种“多半副箱子的行头”来比喻,比一般的要强一些,但和正规剧团仍有差距,较为中肯。如鹅毛口中街、万金桥、东寺庄、北辛村、尚希庄、郝家寨、黎寨、小峪口等村的业余剧团都是有着相当服装道具规模的,而且都有一些响当当的演员为台柱子,支撑或执掌着这个团体的门面。例如东寺庄村当年业余剧团的兰红青,现已75岁,中专文化程度,有很好的演艺才能,而且具备极强的组织能力。在上世纪50年代初,她就担纲主演,排出了现代戏《小二黑结婚》。1964年又排出了《一颗红心》《柳树坪》等,她和孟永花一生一旦,是该团的双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和传统戏活跃在河头周边的乡村。

黎寨村曾经的业余晋剧团在规模和演出活动方面,虽算不上全县业余剧团中一流的,但是在它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孕育出的梨园名伶在雁同乃至全省都大有名气。当年的村支书张生元酷爱戏曲,在他一手操持下,村中办起了业余剧团,每年参加县里文艺汇演时,张生元必亲自操琴拉主弦。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村民们自然踊跃参加剧团活动。他的女儿张彩萍首先入行,后来成为怀仁籍第二个梅花奖得主;村里的魏润平曾是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的挑大梁者,当年村里人称他为“小戏匣子”,如今任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党委书记;还有魏纪平是大同市晋剧团著名的鼓师。 

县域内业余晋剧团活动最久、阵容最大、人才最多的当属尚希庄业余晋剧团。

尚希庄地处大峪河下游,土地平坦,地板子好,多为清洪水地,是全县有名的产粮大村。原有两座古寺庙,里边都建有乐楼,是演戏的专用场所。

该村业余晋剧团的发端,李天成功不可没。此人天生有艺术细胞,从小爱看戏,爱演戏,甭看文化水平没多高,但悟性极好,一场戏看上一次,对剧情路数就了如指掌,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连经典唱段的剧词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有事没事就哼唱几句。解放后,他当了村里的支书,随着全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群众被充分发动起来,心气正高,政府也需要借助文娱活动来宣传党的新政策,成立业余剧团便成为情理之中的事。很快,剧团就排出了剧目在周边乡村进行演出。旧时人们把剧团的领导称为“班主”,李天成就被人们冠了一个“天班主”的称号,而省去了村支书的头衔。

尚希庄业余晋剧团的演艺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名师教习和县里专业人士的辅导。

业余剧团建立不久,就聘请原口泉晋剧团艺名“四板黑”的老艺人坐班,执掌排练。“四板黑”之后,又请同是口泉晋剧团的白云海常年驻村教习,一教就是十几年,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白云海才不得已回了原籍。这以后,又有雁北地区筱桂香晋剧团的王金梅老师来村辅导,又是十多年。怀仁县晋剧团成立后,出于文化部门的工作职责所使,团里的郝进富、冯玉生等专业人员经常驻村帮助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辅导业余剧团的排练。前前后后几十年,业余晋剧团活动一直延续不断,晋剧音乐在村里扎下了根。

尚希庄业余晋剧团能演出的剧目很多。晋剧中的“老八本”如《打金枝》《明公断》《双冠诰》《牧羊圈》《金水桥》《困雪山》《六月雪》自不必说,还有很多折子戏、现代戏如《藏舟》《斩子》《教子》《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都能上演,农闲时、正月里活动在包头、朔县、平鲁一带。

尚希庄业余晋剧团的成立得力于村领导李天成,以后的几十年里能够坚持活动,仍得益于村集体的支持与村民的热爱。在30多年的历程中,剧团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演艺人才,有李登锦、李俊堂、郝志祥、李耀庭、石三花、李广如、李大梅、李月梅、李唐等,他们都是怀仁演艺界的名伶,以后分别在各地的文艺团体中支撑一方,各领风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郝家寨、小峪口业余晋剧团曾风骚一时,也是得力于政府的推动、村集体的大力支持,当时两村都是全县群众文化工作的先进典型。

(三)

在全县的业余剧团中,排练大秧歌剧种的相对少一些,较为有点名气、活动时间较久的当数北辛村大秧歌业余剧团,其它如草地、碗窑、王坪等村的大秧歌业余剧团,和北辛村剧团为同宗兄弟,师出同门。以后,草地村业余剧团改为耍孩儿剧种,赵麻寨业余剧团改唱晋剧。

据调查,北辛村大秧歌开端的坐坊师傅是赵麻寨村人氏,其名姓已不可考,后来这位师傅又转去王坪村坐坊,当年王坪村跟随学艺的高徒有张建唐、刘国君、钟和业、张兴通等。

所谓坐坊师傅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全把式”艺人,在这一剧种中,曲调、鼓点、表演、脚本、行当角色都一一精通,他在传习中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教授不同行当的表演艺术,类似于现在的艺术总监与总导演。

大秧歌的文武场配置和晋剧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文场中增加了笛子。它的曲调板式可用“两板、三有、十三训”来概括。“两板”是指“快红板”和“慢红板”,这和晋剧中的“快板”“慢板”意思相同,是一种板式;“三有”当和晋剧中的“头性”“二性”一样,是一种调式名称;“十三训”是指唱腔、调韵,如“大声训”和“小声训”,老旦唱腔叫“粉黄训”,花脸唱腔叫“愣子训”,小旦唱腔叫“四品训”,最常用的唱腔叫“五香训”。丝弦曲牌基本和晋剧通用,如《小开门》《大救驾》等。

在王坪从师学艺的张兴通原本是北辛村人,他学成出徒后返回原籍北辛村,在结班外出演出之余,开始在村中收徒传习大秧歌表演艺术,大秧歌剧种在北辛村民众中传播开来。1957年组成了北辛村大秧歌业余剧团,开始外出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三人贤》《三福生》《杀楼》《落碗》《乌玉带》等。

张兴通比他师傅的才艺更上一层,他不仅可以坐坊当师,而且还能改编剧本,使流传上百年的道白、唱词更适应当下口语的进化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他又善于组织管理,因人施教,所以在北辛村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大秧歌演艺人才,如杨继唐、张大元、张青、韩文延等,这些学员以后成了北辛村业余剧团的中坚骨干。

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继唐已成为北辛村大秧歌剧团的顶梁柱。那时由于极左路线对文化工作的干扰,禁演传统古装戏,杨继唐掌门排演现代戏。他善于接受新的演艺技巧,勤于思索,在排练中把晋剧音乐元素巧妙融入大秧歌曲调中,适应了文艺创新发展的规律,迎合了观众的欣赏口味,博得了观众的好评。在这一时段里,相继排练出《白毛女》《沙家浜》《红心朝阳》《三世仇》等现代戏。在1974年全县农村文艺汇演中,杨继唐主演的现代小戏《双丰收》一炮走红,杨继唐被选调进入怀仁县晋剧团。

后来北辛村业余剧团又改唱晋剧,大秧歌剧种在怀仁断了线,再无传延。

(四)

道情业余剧团相对幸运一些,没有失传。

道情是由道歌发展而来,在词典中的注释是:“原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它的渊源发展以及剧目内容和我国本土宗教——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故而民间通常把其称之为“神戏”。

道情分为好多种门类,全国各地有四五十种,单就我省就分别有临县道情、洪洞道情、阳城道情、长子道情、晋北道情等,怀仁道情是晋北道情的一个门类。往年间,道情剧种繁荣时期,人们常说道情有72调,说明道情音乐的丰富多彩。它大体可分为抒情性、叙事性、散板及一些专用唱腔,如“耍孩儿”“苦相思”“和路调”“梅花高调”“梦昏昏”“耍娃子”“介板”“滚白”等。道情的传统剧目有50多个,常演的有《打经堂》《刘全进瓜》《杀狗》《雷横磕枷》《李达开店》《游花园》《五龙台》《八卦》等。

旧时,道情和耍孩儿、晋剧在我县乡村的业余剧团中基本上是三分天下,道情音乐在怀仁民众中是相当普及的,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朔同地区很有名望的道情艺人。据《朔州文化系列丛书》记载,刘晏庄的武堂、武三仁都曾在浑源县坐坊教习道情;樊掌财精通须、净两行,曾坐坊右玉,故而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右玉道情是从怀仁传延而去的说法。

据走访调查,在上世纪中期,怀仁境内曾有14个道情业余剧团从事演出活动。在这百花齐放的艺术活动中,曾有山阴县西双山村的何全茂、兰家窑村的兰尚珍、应县米寨村的米甫(艺名米三旦)等老艺人在怀仁坐坊传习道情艺术。时间最长达14年之久的是何全茂,两次来怀的是兰尚珍,他于1984年第二次到南窑村坐坊。这一时段内怀仁本地也出了许多道情名伶,有南晏庄的王德,艺名双德旦;关南关北都有名的峙峰山的郭丙烔,艺名扁豆鬼;清水河村的青衣名角润四;郝家寨的魏代是小丑名角,魏州是须生名角;闫家寨的牛喜是小生名角;北窑村的朱英涛,艺名樱桃旦。唯数高镇子出的名角最多,段玉和王连是须生名角,兰祥是小生名角,张军是小旦名角,艺名三女红。这与高镇子村的道情戏剧活动年代久远有关。

高镇子村位于怀仁古代镇子海东的梁地最高处,村庄名称原叫镇海堡。村中心梁峁最高处原来有一座寺院,叫“龙泉寺”,据《怀仁县新志》记为“唐时所建”;唐代正是道情盛行、道歌繁荣之时,是道情剧种形成的滥觞期。

道歌、道情何时传入高镇子村?年代久远难以追忆。唯一能朔其人名姓氏、有根有据的是1915年左右,原籍小峪口后迁至赵庄村的彭高寿,从交城学习道情艺术归来后,在赵庄村坐坊、组班,后来应邀到高镇子坐坊,传习道情、组成班社。此后又有应县北曹山村的郝毕清前来执教,年代最长的是山阴的何全茂,他从1950年起来到村里,直到1964年9月底才离开,时年79岁。他在村中培养教习的学员有100余名。在这近百年传承有序的时间里,高镇子道情业余剧团共经历了13任团长、8代演员,排练了30多个剧目,当然也出了不少优秀演员,除了前边的4名外,还有苑福、张丁、张秉忠、张运、张廷亮、刘淮以及后来的杨安、任翠清、张素芬、苑少云、苑彩云、张兴平、魏转梅等。1960年代,段玉曾到应县南马庄坐坊传授道情表演艺术。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不可逆转的社会客观因素和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全县的道情业余剧团也和其它剧种的业余团体一样,大都散班。唯有高镇子道情业余剧团一枝独秀,仍在坚持活动,代表着晋北道情系列中的怀仁道情流派。

高镇子道情业余剧团能延续至今,关键在于一位非常挚爱道情表演艺术的人,他就是在行当里非常有名的王连。

王连(1946—2006)自幼天赋表演艺术才智,少年时便师从何全茂学习道情音乐艺术,工须生,很快就成为村中剧团的主演,后又担任了村支部书记。

1976年,由于工作出色,他被破格抽调到海北头公社,从此踏上仕途。曾历任新家园、里八庄、金沙滩、鹅毛口、林业局、质监局领导。繁忙的政务工作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道情艺术的挚爱,没有减少他对村中业余剧团的关注,经常是下班后,晚上骑自行车回村参加排练和安排节假日的演出活动,想方设法为村剧团解决一些困难,起着一种核心凝聚力的作用。

1982年,王连开始对高镇子道情业余剧团演出的剧目进行汇集整理,以形成一种规范型的演出剧本。他经常挑灯夜战,有时为了一句道白、一个接口都要去寻找曾经的角色进行核实,直到1993年此项工作才得以完成。如今村中的剧团保留下了37个传统剧目的剧本以及常用唱腔的简谱资料,特别是15个丝弦曲牌,有“千神佛”“小八门”“小开门”“十朵花”“柳琴娘”“十爱”“八板”“摸卯桌”“大救驾”“鬼拉腿”“二板凳”“苦珍子”“英朝歌”“拔山虎”“一马三条箭”和16个唢呐曲牌,非常珍贵。把它和右玉道情的丝弦曲牌相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其风格上的区别,这是怀仁道情唯一保存下来的文字资料。

时间进入1996年,面对地方传统戏和农村业余剧团所面临的客观现实环境,王连说:“要把村里的‘戏根’往深‘扎一扎’。”为此他不辞辛劳,利用公休时间,回村里传授、教习道情音乐,漫漫10年,锲而不舍,教出了村中两代年轻演艺人才。直到他患病的最后日子,仍念念不忘,牵挂着村里的道情剧团。

2012年,王连的次子王树峰在道情业余剧团生存的关键时刻,子承父志,毅然挑起了剧团的重担。他筹措资金,添置设备,笼络人才,加强培训。2013、2014年,两次代表怀仁县赴朔州市参加地方小剧种汇演,并启动了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的工作程序,受到了山西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省非遗项目负责人姚宝瑄的重视,专程来到高镇子村调研。高镇子道情业余剧团不仅是怀仁艺苑的一朵奇葩,也是全县业余剧团的“活化石”。

(五)

怀仁农村业余剧团中排练二人台剧种的不多。

二人台是由晋、陕、蒙、冀交界地带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伴奏乐器以四胡、笛子、扬琴、四块瓦为主。经典代表剧有《走西口》《五哥放羊》《打金钱》《打连成》《挂红灯》《打秋千》等。我省大同以东的阳高、天镇以及忻州地区一带较为流行,怀仁在解放前没有这个剧种的业余剧团。

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日渐繁荣,二人台剧种率先从县境内西口古道上的吴家窑古镇传入。

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也是文艺百花齐放的春天,大同市成立了二人台剧种的歌剧团,排练出一些二人台剧目,活跃在雁同地区。这个剧种虽然曲调繁多,许多传统剧目都是固定的曲调,但是如同歌曲一样,易于掌握,而且它的传统小戏多是以男女爱情为主的生活故事,非常逗人搞乐,很受群众欢迎。

1959年,大同市二人台歌剧团有一种类似于现在的“文化下乡”式的工作任务,派出了剧团中的主演郑小茹、马兰新等到我县城内村辅导、排练节目。她们吃住都在大队部,和学员们生活在一起,从唱腔到表演一点一滴地进行传授、指导,首先排练出了《十对花》和《打秋千》。从此,二人台剧种在城内村扎下了根,以此剧种的曲调开始排练演出活动。1964年,四清工作队进驻,开展“社教”运动,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政治运动对文化工作的促使下,二人台剧种在城内业余剧团发扬光大,排出许多配合当时运动的现代小戏,成为全县文化工作的典型。十多年里涌现出了温秀廷、高芝兰、张月琴、王守印、王秀兰等一批优秀演员。1981年又排出了传统戏《方四姐》和《茶瓶计》,当年城关公社奖励城内业余剧团5000元,以示支持业余剧团的活动。

以二人台剧种进行活动的业余剧团还有里八庄、东寺庄。东寺庄业余剧团先是晋剧性质,到后来,仍是那位多才多艺的兰红青又改唱二人台,并且以此剧种重新排练了现代戏《小二黑结婚》和《柳树坪》,活跃在怀仁河头和与其接壤的应县乡村一带,很受群众欢迎。

当年业余剧团数量的多与少,折射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人文环境以及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强弱。上世纪80年代中期,怀仁县的业余剧团达40多个,县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组常年下乡蹲点辅导,县城每年都要举办农村业余剧团文艺汇演。在解放后的30多年里,全县的业余剧团为县直部门、单位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我县的业余剧团曾是怀仁文化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网友评论:
我也评论:

热门推荐

关于怀仁588信息网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7 - 2014 怀仁588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