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新闻资讯
视频新闻
信息
房屋出租
房屋买卖
人才招聘
求职简历
征婚交友
二手车辆
出售求购
商家信息
怀仁
怀仁特产
怀仁景点
怀仁美食
怀仁名人
怀仁历史
怀仁民俗
怀仁民歌
便民
公众微信
便民电话
违章查询
怀仁Q群
公交线路
查公积金
网站首页 >> 怀仁历史:逝去的红瓦盆

逝去的红瓦盆

2019-04-17 22:48:54 浏览:3784

“卖瓦盆哩,换红盆……”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应该说在不远的五、六十年代,在大同、怀仁地区城镇乡村的街头巷尾,时常能见到推着装满红瓦盆的独轮车的汉子在沿街叫卖。那浑厚悠长的吆喝声,倾刻间唤出多少妇女老人们,围着他的独轮车挑拣着自家需要的红瓦盆。

红瓦盆,这个百姓家用了千年不衰的陶制器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花色艳丽的搪瓷盆,使用轻便的铝盆、塑料盆以至不锈钢盆的渐次取代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的家庭用具中,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已经很难看到红瓦盆的身影,偶尔见到的也只是些陶泥花盆。

陶瓷器皿,它们虽是一家,却是两种器物,瓦盆之类产品,是陶器而不是瓷器。陶器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最古老的器皿代表了。陶器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器是瓷器的祖先,陶器可上溯到人类活动的远古时期。远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式样粗犷朴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以及黑陶器皿。到了三千七百年前的商代,出现了釉陶和初具瓷质的硬釉陶,直到东汉时期瓷器才出现。到了唐代,瓷器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陶器的发展也有了高超的艺术造诣,如唐代的唐三彩。陶器艺术一直伴随着瓷器延续至今。

怀仁的陶器,在鹅毛口古石器制造场遗址就曾发现过红泥细陶片,那可是一万年前新石器时期早期的人类活动场所,这说明了怀仁陶器的悠久历史。严格地说,怀仁的红瓦盆既不挂釉,又不着色,是古老朴实的远古陶器代表。红瓦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百姓家庭离不开的生活器皿,人们洗脸用得脸盆,洗菜用得菜盆,和面、踩糕用得面盆,乃至夜里用得尿盆(脚盆)、丧葬用得烧纸盆子,都是红泥瓦盆。还有人们储放粮食用得大小不等称作“磨盒子”的红瓦缸(一种有盖的红泥陶器),田间地头送饭用得饭罐子,规格有单人罐、二人罐、四人罐,以至饭桌上用得油盐缸、辣椒钵儿,都是红泥陶器。

这种红瓦盆类的陶器,虽说使用起来笨拙了些,但它的长处是别的器皿不能代替的,首先它是绝对的“绿色”用具,没有任何有害化学元素。它放粮不坏(有吸水防潮功能),和面、踩糕不沾,且保温性好,糕放入半天仍软溜热乎。还有存水不腐,有软化、净化、活水的功能,有些类同于紫砂壶。因而这类陶器在历史上代代相传,是过去每个家庭离不开的生活用具。

怀仁的瓦盆,要数石庄村烧制的最出名。它色泽红润,胎质厚实,表里绵滑,是地道的怀仁陶器。在旧时,它是怀仁特产的象征,甚至是怀仁人的代名词。在外地工作的怀仁人,人家问起是哪里人时,你说怀仁人,人家往往会说,“噢,是瓦盆啊”,这个代名词不褒也不贬,只是个地方特产的名称。正如过去朔县、平鲁人爱喝发了酵的粉浆,被戏称为“粉浆罐子”;广灵人多吃黍子糕,人称“毛糕”;左云县多产莜面,人称“莜面猴”,这不应该看作是贬低或骂人的话,而是一种俗称,正像下窑的被称作“窑黑子”,赶车的被称作“车花子”一样。

说到石庄的瓦盆质量好,还有一则笑话:一个卖瓦盆的推车汉当众夸耀他的瓦盆是地道的石庄货。他边敲边说:“你们听听这声音多纯正。”不想用力过猛,“哗”地一声,盆被打破了,其人很聪明,又指着破盆的茬口说:“你们看看,这茬口多么坚硬。”碰巧有个石庄村的人看了看茬口后说:“这盆可不是石庄的货,我有一法辨真假。”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在瓦盆面上一划,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他说:“正宗的石庄瓦盆用铜钱是划不下浅壕的,只留下一道闪闪发亮的铜线痕迹,伤不了盆面。所以石庄瓦盆有‘敲似石罄有余音,表如绵玉软磨金’的说法。”

怀仁石庄烧制瓦盆起于何时?已无准确的时间可考。当地有一层一米多厚的红眼胶泥,是制作红瓦盆的上等原料,视为当地一绝。瓦盆瓦罐的制作过程大体有取泥——焖泥——踩泥——造型——凉坯——装窑——烧窑——出窑八道工序。瓦盆瓦罐从制作到烧窑一直沿用古老的工艺流程,没有多大的变化。烧窑是传统的倒烟窑,温度在800度左右,造型依然利用棒搅轮盘的转动,在上面塑泥手工制作,式样的巧拙变化,全凭师傅的手艺高低而定。因而造型是被称作大师傅的去制作,烧窑看火是由二师傅掌管。石庄瓦盆由于取材于上等的红眼胶泥,加之师傅们的精湛手艺,烧出的瓦盆质量上乘,独占鳌头,故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旧时石庄瓦盆、红罐之类的陶器除在雁北地区销售外,还远销内蒙、河北、京津一带。据出生于石庄村瓦盆世家、八十七岁的杨俊老人说:“旧时石庄的瓦盆供不应求,烧多少卖多少,它或是就近换粮,或是远出卖钱,养活一家人没问题。”石庄的红瓦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材质的盆罐上市,瓦盆的销量日渐萎缩,最后走到了尽头。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不使这一古老的陶艺失传,也为村民增加副业收入,村集体兴办烧窑,改烧花盆,花盆的规格大小不同、式样各异,曾兴盛一时。当时的花盆成批地装上火车,销售到太原、呼市、北京、天津以至广东等地。这种陶器花盆吸水性强,透气性好,适宜花卉生长。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高档化,花盆的档次也不断提高,各种绘着山水、鸟兽、人物的瓷花盆,雕刻着诗词、名句的紫砂花盆亦应时而生,甚至还有价格昂贵的玉石花盆。红瓦花盆再次跌入低谷,渐次断了销路。

红泥陶制品就此寿终正寝了吗?没有。精明的制陶师傅们又改弦更张,看准了农村建房盖屋、寺院庙宇修缮都需要大量的五脊六兽、板瓦筒瓦、滴水猫头,于是又开始烧制花样繁多、古朴典雅的屋顶装饰瓦当兽吻。这类陶器至今供不应求,大有销路。然而又一桩麻烦困扰着制陶业的发展,环保局的人来了,以烧窑冒烟、污染环境而将大大小小的烧窑推倒,制陶业又濒临关门倒闭的绝境。

怀仁的制陶业可以说是一项历经千年不衰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已面临着后继无人、工艺断绝的境地。石庄村七十二岁、从事了一辈子陶艺工匠的杨日焕老人感叹地说:“等我们这些老人下世后,石庄这怀仁唯一的制陶业就绝了,再过多少年,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传说了。”

是啊,这红泥制作的瓦盆、瓦罐之类的陶器,不仅市场上早已绝迹,就连百姓家中也难觅踪影。可以断言,面临灭绝失传的怀仁石庄的红瓦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没有政府有意识地保护这个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不了几年,红瓦盆的命运将走到尽头,自生自灭了。


网友评论:
我也评论:

热门推荐

关于怀仁588信息网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7 - 2014 怀仁588信息网 版权所有